泡過后的茶,葉子能吃下去的嗎?長期能吃嗎?”讓梁天柱寧紅茶小編來告訴你吧。
先來看看我們的祖先是怎么喝茶的。其實,初品飲茶葉的方式是咀嚼鮮葉的,這其中也不排除人們會將茶葉咽下肚去。
▲吃茶的人——神農氏
后來,茶葉的利用方法進一步發展為生煮羹飲,也就是把茶葉煮成羹湯來飲用,有點像現代的煮蔬菜湯,又有點像粥,因此也被稱為“茗粥”。此時,茶葉還是會被人吃下去的。直到唐代以后才發展出“煮茶法”、“煎茶法”。
▲茶葉常常入菜
吃茶的好處
這么看來,茶葉自古以來就是可以吃的。沒錯,茶葉的確是可以吃的,而且從科學的角度看,吃茶葉還比喝茶能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。
茶葉的營養物質包括水溶性和脂溶性兩部分,后者不溶于水,也就是說,不論你怎么沖泡,都有一部分營養物質都是泡不出來的。因此,只有吃茶才能將這些不溶于水的物質吸收。
吃茶的風險
然鵝——茶葉中的物質并非全是營養物質,有些物質如果被人體攝入過多,對健康是不利的,例如茶葉中的粗老葉片中的氟,都不是攝入越多越好的。
此外,被我們視作洪水猛獸的農殘、重金屬,也是會殘留在茶渣中的。尤其是,現在的農藥大多為脂溶性的,茶湯中的農藥殘留微乎其微,對人的健康沒什么影響,但茶渣中的農殘就未必很低了。如果你對一款茶的農殘沒把握,你還敢放心地將所有茶渣都咽下去嗎?
而且,茶葉中很多美好的東西,早在沖泡的時候就被我們喝了,其實茶渣并不可口,你確定能忍受長期吃茶渣的味覺嗎?小懂就曾經嚼過茶渣,其中的水分是可以吸的,但要讓茶渣全部下肚,實在是難以下咽!
所以,我們一般不提倡長期吃茶葉,不過為了不浪費茶葉中的營養物質,可以通過適當“吃茶”來彌補,例如將茶葉制成超微細粉,添加在各種食品中,如含茶豆腐、含茶糕點、含茶糖果、含茶冰淇淋等。